穿越之嫡女芳年 - 第 403 章 ☆403.第四百零三章沿途

第四百零三章 沿途

當時邀請了姨母的,只是顯然太上皇沒有動,她也就拒絕了出行的提議,現在看看這邊自在,還只是初初的景象,往後會更加的美好,江南都已經是繁花錦繡一片,真是遺憾又損失呢!

“以後還有機會,年兒喜歡,以後可以多出來走走!”大秦大好河山那麽大,就是不能完全将所有的時間都安排成出行,不過一年來個一兩次,也不是什麽奢侈的事情,大秦的國庫充盈不說,這一次出行,蕭禛直接動用的是他的私庫。比之國庫,他的私庫同樣的豐厚到成了一個數字的體現,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自歸來以後的處理,手下生意專項打理的供給,豐厚的國庫都難以比拟。

“你說的是!”芳年輕笑,那一抹遺憾也就随風而逝,她的恢複向來快。拾步走向琴案,琴案上一把七弦古琴,銀絲翠羽,端得是精致古香古色。龍鱗龜背,傳承顯然已久。芳年輕輕伸手試了試音色,更是非同凡響。心中因着那大好河山的青山綠水之間心情舒暢,芳年不由坐下,淨手焚香,調了調音色,素手撥弄琴弦,流暢的音符響起來,叮叮咚咚走起了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

感謝幸運的重生轉世,重新用了有年輕的生命,也遇到了一生的知音,成了比知音更加親密的愛人,而兩人之間心更加的親密無間,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互為對方的半身,沒有人比他們更适合知音二字。

悠揚的琴聲飄渺,因着芳年舒爽敞開的心,因着芳年的感恩,久久盤旋使人心生愉悅之一。春日暖陽下,賞景窗臺之前,微風徐徐下,美人美景,美琴,素手輕弄,仙樂飄飄,芳年的琴技不說登峰造極,但是因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卻是別樣的合适應景。蕭禛的隐約素養絕對不差,那裏面的真情真意,剎那間,被蕭禛接收到,不由心情更加的舒暢美好。擡步走到書案之後,提筆蘸彩,手下筆走龍蛇,一副春日撫琴圖躍然紙上。

琴聲悠揚,在室內室外流瀉開來,空間因此而寂靜,那是因為沉浸。除了芳年手下撥弄琴弦奏出的天籁之音,就只餘下,蕭禛揮毫潑墨,躍然紙上的,春日下,愛人撫琴的美好全然讓眼看的人,一眼能夠感受其中的悠閑惬意,和真心真意。

一曲終,芳年緊接着又接了一曲陽春白雪,都是春日下應景的曲子,芳年有感而發,手下若說剛開始撥弄琴弦還有點兒有段時間沒有動手的生硬,但是當芳年将指尖活動開來,一曲借着一曲,将她歡快的心情完全抒發。最終,停下來之後,芳年起身興致蕭禛的身邊,水潤的眸子一看,正對上蕭禛開始進行收尾的畫卷,絹畫上,将她刻畫的如絲的溫柔,那抹眉宇之間的換了,更是刻畫的入木三分。

“阿禛把我畫得真好!”芳年含笑,輕輕結果蕭禛手中的細羊毫,輕輕在畫中她背後的地方勾勒,精細的在後方勾勒,細細的描繪出了一副蕭禛伏案作畫的圖,芳年也是幼成庭訓,手下的字畫倒是沒有松懈過,甚至比入宮之前,更加的精湛。比之在家裏,她有更好的條件去練習,有更多的知道,特別是後期,芳年的畫藝基本上都是蕭禛的知道。兩人的筆觸如出一轍,一副春日午後的閑适撫琴做畫圖,就成了一副栩栩如生的流動畫面。

畫中,芳年眉目舒展,唇角含笑,氣息柔暖的撫着琴,神情專注。後面芳年所描繪的,則是蕭禛作畫圖,幾筆将蕭禛的雍容飄渺,細心柔情勾勒的淋漓盡致····兩人對視垂眸,不由笑得更加舒心,默契斐然·····

龍舟順風一路南下,前後補給加上随行人員也有十來艘大船相互擁護。這樣的艦隊,又有哪個沒長眼的水賊敢于冒險,攔截這樣官方簇擁的龍舟船隊,可以說是躲都躲不及呢,為了沿途的無憂,不僅是蕭禛提前派人清理,就是各地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生怕到了自己負責的地頭,給帝王造成什麽壞的印象,連累了自己的烏紗帽。

每到一個補給碼頭,船隊會稍作停留,沿岸的百姓看個熱鬧,延岸的官員,也是早早的候在碼頭上,等候帝王的召見。蕭禛是一個絕對負責任的帝王,每到一地,務必召見當地的父母官,随機的百姓,務必保證相加了解當地的民生,是否政令通達,百姓是否能夠在他堅持改革至如今,新糧推廣,量産豐收,國庫充盈的情況下,都過上了好日子。

有好的地方,蕭禛也不介意小舟,悄悄靠岸,陪同芳年走走看看。本就是為了出來放松性情,賞景觀景的旅途,自然不會只是為了一個勁的往前趕,匆匆路過很多美好,也失去了很多真正切身處地去了解真是民情的機會。

正是因為這樣,一些重點地方,蕭禛不單單要召見百姓耋老官員進行了解,親身攜着芳年去親自感受體會,也是常有的事情。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作假的情況下,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只有突如其來的私訪,才是能夠最真實看到最真實的根源的機會。因着蕭禛的突然襲擊,雖然在一片大好的負責官員中,也揪出來了那麽幾個囊蟲,蕭禛也從不手軟,直接該殺的殺,該撤的撤,一時之間,更是大快民心,再度離開的時候,淨是萬民相送,蕭禛的賢名,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人人都為了有這樣一位睿智的帝王,而感謝上蒼賜予。

也只有這樣的天子,才是真真的為國為民,值得擁戴。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前世今生,蕭禛最能深刻體會這其中的根源,他此刻的嚴苛,對于廣大的百姓來說,卻是天賜福音。正如年兒所描述的那樣,未來的大秦發展,遲早要從別的方面充盈國庫,而不是像現在去從本就不富裕的民衆手中收稅,遲早,大秦越來越繁榮的商業,要一步步貢獻他們的力量!(未完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