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聲慢 - 第 269 章 紫霧月蘭
試煉之地雖只占妖獸山外圍一角,面積卻極大,要抓太虛宗弟子來拷問,一時倒也不知上哪去找。
商議過後,人數已經擴充到三十人的這支隊伍,最後還是沿着書生最初畫出的路線走。
魏紅本就識時務知進退,自己姐弟四人的性命都是人家救下的,自然不好争搶什麽,十分幹脆地擺出了服從的姿态,對武毅等人的決定一句多話也無。
武毅同書生對視一眼,都是外門弟子,從前他們也見過魏紅,只是沒有過多接觸,今日一看倒是個聰明人,也難怪一介女修能拉起一支自己的隊伍來。
并非他們歧視女修。
客觀地說,女子天性多情、柔弱,要在長生路上走下去,确實比男修要困難得多。否則栖雲宗的十名元嬰修士中,也不會只有素光真君和另一位元嬰初期的撷芳真君是女修了。
臨出發前,武毅找到姜玉,讓她一路上只負責放出神識探路一事。
雖沒明說,但也能猜到姜玉神識過人,要麽是天生的,要麽是後天練了什麽秘法,只是身為修士,誰身上沒幾個秘密,聰明人都懂得壓制自己的好奇心。
姜玉略微思索,就點頭應下了。
神識是修士的第二雙眼睛,過度使用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正常人都受不了長時間地鋪開神識。
但她不同,朱雀煉神決如今已經修煉到第二層,可以将神識任意的拉長搓扁,她還試過仿造蛛網,将神識凝出細線結成神識網,既能探知周圍情況,又不會過度耗損神識。
既然要負責探路,姜玉幹脆提出離隊。
這樣一大群人聚在一處,即便有妖獸也被吓跑了,又怎麽能達到試煉的目的,她獨自一人往前去,說不定還能引蛇出洞。
武毅猶豫了一下,想到她昨日表現出來的實力,便答應了。
旁邊書生遞過來一塊巴掌大的白色玉片:“姜師妹,我這裏有一對連理玉,你拿着其中一塊,只需以神識刻入其中,我這邊就能收到,比傳訊符更安全快速。”
姜玉接過,好奇地探入神識,發現和玉簡差不多,試着刻了東西進去,書生手上那塊果然微微發亮,拿過來一看,裏面內容一模一樣。
“若這樣的玉片有多幾塊,大夥兒不就随時都能聊天了?”姜玉驚喜道。
書生微微一笑:“不過是小玩意兒罷了,不值一提,這連理玉只能成對使用,還要在五十裏內才能感知到,所以姜師妹你莫要走得太遠了。”
原來有條件限制,姜玉有些失望,原本她還想着也去哪裏尋一對來,就能時時和流螢姐姐聊天。
五十裏路對于修士來說花不了少工夫,這連理玉充其量也就能當個傳訊符。
聽到姜玉要獨自離隊,陶子瑜什麽也沒說,只是從儲物袋中掏出一疊靈符遞給她,見她收下才露出一個滿足的笑來。
往前走了一段,姜玉确定四周無人,先回小清境将康康拎了出來。
雖說她對自己的神識有信心,但在妖獸山這種草木密集的地方,康康的能耐要比她大得多。
……
“小玉,康康感覺到那邊有一株靈草,靈氣很足,但是有只兔子精守着,咦,有兩個人往那裏去了……”康康鼻子用力地嗅了幾下,指着一個方向道。
“哦?”姜玉問清具體位置,和那兩人的模樣,目光微微一閃。
她離隊半日,妖獸也遇見過幾只,卻都只是一階,殺起來根本不費什麽力氣。
至于修士,倒也查探到幾波,都是十幾人二十幾人的隊伍,卻都不是太虛宗的,她便暗暗地避開了。
取出連理玉,将她要遠離一會兒的事同書生說了,姜玉抱起康康就一路往東南方向急掠而去。
康康說的地方,距她将近五十裏,她費這麽大的勁跑這一趟倒不是為了靈草。而是它形容的那兩個人,都身着紫衣,顯然是太虛宗弟子。
或許是因為這次的規則,大多修士都選擇了組隊,一路走來就沒看見有獨自行動的,想來太虛宗弟子更是如此。
現在碰上兩個落單的,她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無影步施展起來,不過半柱香就已經走了大半路程,姜玉面上卻有些古怪:“康康,你剛剛不是跟我說那兔子精一點也不厲害嗎?”
康康鼻子微抽,疑惑道:“是不厲害啊,這個地方很古怪,妖獸的修為都被限制了,厲害不到哪裏去!”
姜玉皺眉,康康說的是沒錯。
妖獸山僅限于煉氣弟子試煉,自然有其原因,外圍的結界是傳說中的大陣法師所設,除了限制進出,還能壓制其中生靈的修為,與一些天然形成的洞天秘境原理不同,效果卻相似。
換言之,築基以上的修士即便進入試煉場,修為也會被壓制在煉氣大圓滿。
對于妖獸而言,這種壓制稍微寬松一些,卻也限定了試煉場內的妖獸,修為大多都在一階二階。
即便偶有三階以上的也是極少數,至于五階以上的妖獸,更是不可能存在。
可她方才看到的,又做何解?
“康康,你有沒有辦法,能幫我收斂身上的氣息?”姜玉低頭問康康。
她實在太好奇了,一定要去看個究竟,但前提是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琥珀琉璃珠在離火峰被燒毀後,斂息的法器太過稀罕,一直都沒有尋到合适的。加上那日撿到了萬成的儲物袋,還想着裏面說不定有他斂息的秘密,誰知還沒來得及看,就一并被燒了,導致現在還要求助于康康。
康康想了想,點頭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不能太久,最多一個時辰,不然康康就不能陪着小玉了。”
姜玉想到入門考核時康康透支過度後虛弱的模樣,點了點頭,一個時辰足夠了。
頂着康康的結界繼續往前,沒多久,就遠遠地看到了一處岩壁。岩壁下一株靈氣四溢的紫霧月蘭,旁邊的岩地上鑲嵌着一汪清淺的山泉。
兩道紫色的人影正悄摸摸地往那邊而去,正是兩名太虛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