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夫人的穿書紅包群 - 第 113 章
賈改自然是不樂意改名字, 但是最後還是屈服在了賈代善的大棍底下。
但是只打一頓賈改自然不可能就這麽熄滅了賈代善心裏的怒火,賈代善也怕他那個蠢兒子到時候再鬧出點幺蛾子來壞了孫子的前途。
索性賠上自己的老面子, 托了自己的老朋友把賈改身上的虛職, 五品的龍禁尉給撸了。
龍禁尉雖然是個虛職,也不過是五品,但是這也是格外搶手的好位置。所以撸了賈改身上的龍禁尉一職, 也倒是容易得很。
所以還沒等賈改把屁股上的傷養好,賈改已經變成了一個白身。
眼見的賈改為着這是日漸得消瘦起來, 史氏這個當娘的心裏也心疼的很。
可史氏也是真想不明白,不過是個五品的職位, 哪裏值當如此。史氏便想着尋個契機,替賈改讨個情, 再給賈改謀個同品級的官。
但還沒等史氏找到個契機, 史氏已經把賈改抛在腦後了。
元春和徒鐘的年紀其實都不大,但是架不住家裏的長輩們年紀都大了。
太上皇自覺身體已經不太好了,死之前最想看到的就是虧欠了的忠義親王一家能過的好。
而徒銘基本上在太上皇心目中就代表着忠義親王一家了。太上皇最希望能看到徒鐘的日子也能過得日子和美, 最好已經有能有個孩子啥的。
本來太上皇還是能再等一等的。
但是尴尬的是,賈代化的身體比太上皇的身體更加不好,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時候了。
你說這個時候萬一賈代化一口氣沒上來,駕鶴西去了。那元春作為嫡孫女就得守孝一年, 元春她爹娘作為子媳更得守上三年的孝。
總不能爹娘還在守孝就送閨女出嫁吧, 這哪怕是在皇家, 也忒不人道了些。
但要是守了三年孝, 但那時候就指不定太上皇會不會駕崩了。
要是這麽守孝下去, 那徒鐘和元春的婚事就得無限延遲了。
所以太上皇索性就做主,讓欽天監挑了個今年年底的好日子,打算今年就讓他們兩個人大婚。
這種提前大婚這種事情對于皇家來說自然沒有什麽,男方要準備婚房,徒鐘好歹是忠義親王世子,忠義親王府那裏挑一處都妥妥的可以當婚房。
哪怕是聘禮,也自有禮部和內務府幫着操持。大婚對于徒鐘來說只需要出個人試一試婚服,等到日子那天把媳婦接回來就好了。
其他事情,自有他那個二十四孝親祖父幫他準備好。
但是對女方來說就不一樣了,元春是賈家的嫡長女,元春的嫁妝也代表了賈家這一輩閨女的顏面,自然是要好好準備的。
當然,賈代化和賈敷都是疼元春的,哪怕是陳氏也是打小就給元春開始攢嫁妝到底。
可是,有些時新的緞子還是都得采買起來的,還有女方要陪嫁的家具什麽的,雖然木材是現成的,但卻得尋了精巧的匠人現做起來。
而且元春是嫁到皇家去的,誰知道以後徒鐘會不會納個十個八個的妾的,所以身邊人該帶誰不帶誰這些都是問題。
還有忠義親王一家開府以後的家業基本上都是上頭賞下來的,那元春嫁過去好歹得帶幾個出息好的鋪子和莊子過去,到時候至少手頭寬裕點。
陳氏和朱氏首先是忙不開,二則也沒是沒經過這種大場面的事情,所以便請了史氏去給她們掌掌眼。
元春嫁到皇家去,哪怕這位皇室子孫不怎麽受寵,甚至身份還有點尴尬,但是該有的禮還是得全都有的,而且因為着身份尴尬,這禮還得跟周全點。
史氏這麽一忙碌起來,倒是把賈改這個兒子放在腦後了。
元春的婚事是一件大事,賈家自然是廣發帖子,請賓客上門,哪怕賈敷也知道大擺筵席難免被禦史扣上一個奢侈浪費的名聲,也不樂意儉省了獨女的婚禮。
正巧,顧懷之的大哥和大嫂帶着子女進京述職。他們畢竟是顧悕之的祖親,又都是高官子弟,自然請帖也有他們家的一份。
元春沒有親兄弟,便由賈珍和賈瑚兩兄弟送她出嫁。
哪怕是為着元春的面子,在這一天賈瑚也自然是打扮的英氣勃勃的,讓家中有适齡姑娘的夫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好女婿的人選。
顧大嫂早在好幾年前就相中了賈瑚,看着看着其他夫人們有心跟她掙這個女婿,自然是決定要先下手為強了。
顧大嫂的娘家不錯,夫家公公是一方巡撫,丈夫現如今也已經是從三品的官了,這位子自然是十分靠近史氏那邊的主桌。
顧大嫂索性跟史氏搭起話來,當然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誇賈瑚,什麽少年英才啦,什麽有乃父之風啦。
史氏獨獨最喜歡的就是賈瑚這個大孫子,滿京城的人都知道,只要在史氏跟前誇一誇賈瑚,史氏管保覺得你是個好人。
顧大嫂雖然說話咬文嚼字的,史氏也不是全能聽懂,但是她聽到的話裏的意思都是誇大孫子的,史氏就能樂呵呵的聽下去,還深深得覺得顧大嫂有眼光,差點引為知己。
既然人家誇自己的大孫子好,史氏也不是不知事的,這得有來有往。史氏看到顧大嫂還帶了個豆蔻年華的姑娘就知道這是顧大嫂的閨女,所以史氏也就開始誇起人閨女來了。
聽到史氏誇自己閨女,顧大嫂心裏也是喜滋滋的。說實話,她這閨女也不過是因為這幾年在外地,所以才聲名不顯。
她閨女也是打小當大家閨秀養起來的,又因為公公也教養過幾年,所以她閨女的見識和文采,比起京裏的這些貴公子們也不差什麽。
史氏雖然平常看起來傻白甜了點,但是對上孫子的婚事,就是個機靈的老太太了。
“老大媳婦,你說那人是不是看上我們瑚兒了,所以才一直在我面前誇我們瑚兒。”史氏指了指顧大嫂問道。
顧悕之心想,您老這是還沒放棄找孫媳婦吶,不過顧悕之還是不動聲色的轉移了話題“哦,她啊,說起來,她們家您也認識,她就是顧先生的大嫂”
“難怪她冷不丁的就誇起我們家瑚兒來了,肯定是因為顧先生平日裏寫信回家的時候,誇過我們瑚兒。也是,只要不是傻的,必定都喜歡我們瑚兒這樣的。”
顧悕之沒想到史氏又把話圓到賈瑚的婚事上。
史氏也是兩面為難,說起來,顧悕之娘家的侄女顧若那丫頭她也是見過的。無論是那長相還是那模樣,那學識都是與她們家瑚兒相配的。
可這個顧家的女兒也不錯,史氏最是喜歡那種爽朗大氣的姑娘。就看剛剛在席上那個姑娘的表現,無論史氏和周邊的人怎麽誇她,她都是一副處事不驚的樣子,實在是作為長媳的好人選。
史氏自己暗搓搓自己想了好久,也沒從兩個姑娘裏抉擇出哪個配自家的瑚兒更好。
大半夜的賈代善被史氏推醒,第一反應是他媳婦怕不是要為賈政那個逆子說情吧,哦不,現在已經叫賈改了。
原先還只是隐晦的說上幾句,好容易前幾日不說起了,怎麽現在改半夜談心了?
可是能怎麽辦呢,自己的媳婦,再作也得自己受着不是,賈代善打算耐下性子跟他媳婦好好說道說道,沒成想史氏先開口了。
“老頭子,你說哪家的姑娘好?”
本來就半夜被喊醒一臉懵的賈代善就更懵了,啥玩意?不是說兒子麽?怎麽扯上別人家姑娘了?
史氏把賈代善推醒原也不用賈代善來做個決斷,不過是想有個傾聽的罷了。
所以也不管賈代善有沒有說話,史氏先自顧自說下去了,還一氣分析了兩個姑娘的優點和缺點。
賈代善聽得也一顫一顫的,孫子确實也到了該相看定親的時候了,但是誰來告訴他,他媳婦看上了倆顧家的閨女,這還挑着呢。
“自有瑚兒的父母做主呢,咱到時候等着孫媳婦的茶就好了。”賈代善覺得自己還是勸住他媳婦的好,改明兒再看上個公主郡主的怎麽辦。
“我本也想着讓老大他們做主,但老大媳婦到底是糊塗了點,身邊這麽好的姑娘都沒看上,我自是不放心的。”
賈代善:老大媳婦糊塗?
當然賈代善自然也不會把這個問出口,所以只說“還是找老大他們商量吧。”
史氏倒是覺得也有道理,索性第二天把顧悕之喊了過來,打算掰開了揉碎了跟兒媳婦講一講這兩個姑娘的好。
顧若是顧悕之看着長大的,自然也是覺得這丫頭不錯。但是已經接受過科學知識熏陶的顧悕之對近親結婚實在是不感冒。
“老太太,瑚兒還小呢。”顧悕之只能在賈瑚年紀尚小上做文章。
“不小了,元春可不是只比瑚兒大了一歲,現如今都已經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