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嫡女芳年 - 第 102 章 ☆102.第一百零三章關注
第一百零三章 關注
沈朗微微垂首禀報,掩住了內心的複雜。他所做的不過就是任何木匠都會做的木工活計,可以說,他不過是将姑娘的一些想法,變成了現實,而若是沒有姑娘想法的指引,确實要讓他倒騰不知多少年,才有可能看到改變或者說,沒有這些年姑娘思想上指引,他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想到去做什麽改變。
“實物可在這裏,趁着天還未曾恨透,演練一遍給我們看看!”沈思一聽完後,為自己有那樣聰慧的女兒心底驕傲,又為這能從小姑娘家随意的一句話中,深遠發揮的沈朗的敏銳感到贊揚,進而把話題直接引導正題之上,他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親眼看見實物。
“在,小的父親正在儲物間擦拭農具,小的這就和父親一起将耕犁弄出來!”沈槐就在一旁同樣迎了出來,随着沈朗致禮後,父子倆請辭,沒一會兒就在一衆人期待的目光中,将那一尊明顯有別于以前見過的傳統直轅犁有很大區別的曲轅犁擡了出來。
看那彎曲幅度的主架,看那尖銳的三角頭,看那可以調控的木楔子····一切的一切,都是和圖紙上的一模一樣,比起平板平面的圖紙,顯然還是實物更有現身說法的說服力,更能讓一衆人具體看明白其中的益處。
“老爺,公子們,您們請随小的父子來,姑娘的地頭就在院子前,正好我和父親準備收拾姑娘的田地準備春耕,您們出門就能看到曲轅犁的表現!”皇帝不差餓兵,本來種田就更累的了,芳年并沒有打算讓這父子倆沒有白天黑夜的拼死拼活幫她幹活。是以,耕地的水牛開年就備了兩頭。沈槐緘默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就把一切交給沈朗來應對,他負責做。默默地配合的去一邊牛棚牽牛出來,帶到地頭,與沈朗一起套上曲轅犁。
這新的耕犁在制作出來後,他和長子就試驗過,比起以往那笨重的直轅犁,簡直是太好用,太靈便了,作為一個半輩子都埋在黃土地裏伺弄莊稼的人,對于他來說,那是再也不過的歡喜。
父子倆都是田耕娴熟的人,手腳麻利的在健壯的水牛身上架上犁套,扶正耕犁,沈槐在前牽牛,随着沈朗一聲有力的甩空鞭吆喝,水牛在沈槐的帶動下,擡步賣力的拉動耕犁,耕犁在水牛的帶動下,尖銳的三角梨铧輕易的被拉入土地之中,翻開土地,田地被勢如破竹的破開,整齊的向一邊翻去,看那深度,看那墒情,沈思成不由立即眼眸更加發亮,好東西,好東西,比從前的直轅犁,省力又輕便深耕多了!
随後,沈朗尤為沈思成父子四人演示了如何調節深淺,靈便的轉向·····圖紙讓沈家父子驚訝驚喜,那麽實物就是讓沈家父子欣喜若狂,動力十足。當即,沈思成父子四人也不耽擱,親自上前學會了熟練操作之後,立即讓沈朗備好板車。
空蕩蕩的板車上塞滿了厚厚的茅草,鋪墊的軟軟活活,将曲轅犁實物送上板車固定完全,用空出來的馬匹拉車,連帶駕車以及可能需要沈朗解說一些原理,一起打包帶走的沈朗,也不再停留,晚餐都來不及用,擦黑連夜往京都趕去。
路途都是跑熟了的,一路上,沈思成一行人又是快馬加鞭,雖是沒有來得時候輕車簡從的快,但是板車做足了防震準備,不怕颠簸,又有車馬娴熟的沈朗親自駕車,也沒黨務太多的時間,一行人也就比來的時候慢了一兩個時辰,趕在第二天最早京都開城門的時候入了京城之內。
一天一夜沒有休息,沈思成一行一路風塵仆仆,後半路兩個年級小一些的沈培軒沈益軒,更是差不多靠堅持,咬牙不服輸硬撐着過來的。比起安逸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外歷練的沈思成和大一些的沈敬軒倒是精神還好,今日沈思成休沐,倒是不用操心上朝。
看着兩個眼神發直,筋疲力盡,卻沒有叫過一聲苦,沒有喊過一聲累的次子三子,沈思成眼中閃過贊賞的滿意,這才是他們沈家的好孩子,這一場考驗的結果,他非常滿意,他的兒子,雖然生長環境安逸了些,卻不是不能吃苦的,更是非常有毅力····
這樣的孩子,日後好好教養,談何不能振興沈家!不過孩子到底還小了些,不能操之過急,今日也就到了這裏,現在的他們,養好身體,好好長身體為好,少年時有個什麽一萬,可是會影響以後的一生的。
“培軒,益軒,你們兩兄弟先回去歇着吧,不用去給你們祖母請安了,我會和你們祖母說明情況的,回去檢查一下身上有沒有磨出來傷口,若是有,趕緊上些藥膏!”三子愛習武弄棒,他們兄弟倆的屋子裏,常年備着跌打損傷的藥膏,藥粉,這一點兒,倒是不不用再吩咐人給他們兩兄弟準備。
“好的,父親,那我們就先去休息了,您和大哥也記得休息休息!”沈培軒沈益軒實在是腦筋裏就在睡與不睡之間打架,現在還能站着,就是純靠一股硬氣在撐着,向父親長兄致禮之後,兄弟倆轉而聽話的回房休息去了。
該他們參與的,他們已經參與商讨完畢,剩下的也用不到他們兄弟,是以,沈益軒沈培軒兩兄弟回去的倒也安心。
借着,沈朗也被沈思成安排福安帶着下去安排妥當,曲轅犁更是他和長子親自看着,清場避諱着京城府裏面的人,也在前院安排妥當。剩下的,就看他們如何運作,這樣的進程,如何達到最大化,是需要一個拿捏的幅度,他們父子要仔細商定奔走一番,确定上上下下,不能有什麽疏漏。
在沈家忙成一鍋粥,又在沈思成父子井然有序,熱血沸騰的安排着,為明日大朝會一鳴驚人做準備的時候,皇城的另一邊,卻是有人在悄然關注着這邊的忙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