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夫人的穿書紅包群 - 第 73 章

賈赦要去江南當個知府真不是什麽大事, 特別是在賈赦是榮國府的嫡子,雍郡王管着吏部,顧悕之的親舅父又剛剛任了吏部尚書的情況下。

在各方招呼都打好以後,理論的上, 賈赦只需要去吏部辦個文書, 然後收拾收拾包袱就可以走馬上任了。

可去揚州帶誰不帶誰都是個問題, 顧悕之是肯定要跟着一起去揚州的。

賈赦去揚州好歹也是去當一方父母官的,再怎麽也得要女眷交際,這時候總不能讓通房姨娘去交際吧。

更慘的是賈赦連個姨娘都沒有, 他又是發了宏願不納妾的。知府得三年一任, 這三年總不能讓賈赦一直吃素吧。

史氏還指望着大兒媳婦再給她生個孫女呢。如今史氏已經有了兩個孫子了, 眼見得隔壁府的元春長得嬌俏可愛, 史氏又開始眼饞起孫女來了。

顧悕之是肯定得跟着走了,可瑚哥兒呢?瑚哥兒現如今算虛歲也已經快三歲了, 從京裏到揚州是一路沿着京杭大運河走的, 便宜的很,要跟着父母去揚州也沒什麽問題。

可是史氏和賈代善都舍不得啊, 而且京裏的人家裏也有先例的,父母去外地任職, 把孩子放在京裏孝順父母的。

可賈代善還是拍板讓賈赦帶着瑚哥兒一起去揚州。

賈代善也有自己的考量,瑚哥兒将來也必是要走科舉的路子的。京城雖什麽都好,可論文風還真是江南那邊濃厚些。

瑚哥兒眼見的也快到了要啓蒙的年紀, 在江南找個好老師也比京城方便得多。更何況, 賈赦還是個進士, 要教導瑚哥兒也方便。

史氏不願意,賈代善便把道理扒開了揉碎了講給史氏聽。但史氏的關鍵在于,道理她都懂,可是她就是舍不得瑚哥兒啊。

在茶不思飯不想了兩三天以後,史氏終于想出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她跟着賈赦他們一起去揚州,這可不是又能日日見着瑚哥兒了。

至于賈代善,史氏想了想,反正年紀也大了,就算是賈代善再給她弄出個庶女庶子出來她也早過了介意的年紀了。

“長子本就是奉養父母,如今老大既然要去揚州,我可不得跟着一起去麽?”

當兒子外放,老母親跟着一起去做個老封君也是有的,可問題是人家都是死了丈夫的,可現在賈代善還活的好好的呢。

賈代善只能跟史氏掰扯清楚,他們兩夫妻要是分居一個在京城,一個卻去了江南,難免鬧笑話。可賈代善身上有爵位,非皇命不得離京啊。

再一個,賈敏明年開春得嫁人,既然原本當家的兒媳婦得走了,史氏就得擔起給閨女備嫁妝的事情。更何況,哪有閨女嫁人,當娘的卻不在身邊的。

史氏自然也舍不得賈敏,這可不是兩邊為難麽。

最後,賈代善妥協了,他們不是有倆大孫子麽,走了一個,另一個替補呗。“明兒我吩咐老二讓他把珠哥兒養到你跟前來。”

王氏還在做着等大房走了,婆婆就把管家權就都交給她,曾經瑚哥兒的待遇都是他乖兒子的了。

就聽到一個晴天霹靂,公公讓她們把珠哥兒抱到史氏那邊去。王氏當年懷着孕的時候就鬧過一場,好不容易才能自己養珠哥兒,王氏怎麽能同意呢。

可賈代善直接吩咐的是賈政,賈政又是個一根筋的,直接就繞過王氏把珠哥兒送到了榮禧堂。

然後,王氏又聽到了第二個晴天霹靂,好不容易她說服了自己把珠哥兒養到榮禧堂,婆婆又派人把珠哥兒送回來了。

“太太說,她平日裏忙,也沒什麽時間照看哥兒,還是讓珠哥兒養在親娘身邊吧。”

王氏本來該開心的,可想想史氏見天的抱着大房的瑚哥兒逗趣,總覺得有巴掌啪啪啪的打在她臉上。

賈敏也不開心,哥嫂這個時節去江南,有很大的可能意味着,明年開春她的婚禮哥哥嫂子不可能趕回來了。

賈敏到底也不好說讓哥哥嫂子不要走之類的話,只悶悶不樂的抱着書解題。顧悕之哄了好久,又許諾日後至少每月命人送一封信給她,才勉為其難的展了笑顏。

史氏到底是不放心瑚哥兒,收拾行李的時候瑚哥兒平日裏吃的喝的都得給帶上,就連瑚哥兒慣用的查碗碟蓋也都命人全收起來了給帶過去。生怕顧悕之和賈赦這個當爹娘的沒照顧好她的寶貝大孫子。

再加上顧悕之和賈赦随身用的東西,還有代表着榮國府要送給金陵其他十二房并着老親的東西。又有魏國府送過來讓幫忙捎到山陰顧氏的東西。

連着賈赦這個四品官的儀仗再加上榮國公世子的依仗。竟是光是各種物品就能裝上一船。

顧悕之身邊的丫鬟婆子和賈赦身邊的小厮們,史氏又讓帶上了榮國府林管家的兒子小林管家,再加上往常慣用來跑腿的幾房人,下人們又可以坐上一船。

臨行的時候,顧悕之的父親顧迨又特意引薦了一個幕僚讓賈赦帶上。賈赦只在京城部中當過官,和主政一方到底不一樣,顧迨怕賈赦被人诓騙了,特意命人找了個幕僚給女婿。

京城的碼頭向來熱鬧,可今日卻是更加繁忙了些。史氏實在舍不得瑚哥兒,平日裏除了去老親并着四王八公家吃席外再也不出門的史氏,也特意出門去送賈赦一行了。

顧慎之還得日日應卯,來不得,但顧恒之卻是特意趕過來送行。顧恒之最近一直在城外的莊子裏住着,從莊子那邊到碼頭幾乎得橫穿了整個京城。

又有榮國府的姻親們也都派了下人們來送行。大姑娘并着二姑娘感念嫂子給找了們好親事,派人過來送行的同時,又都備了份禮,想來也是兩姐妹商量好的。

三姑娘嫁入理國府以後,沒過上自己理想中呼風喚雨的日子,又開始埋怨顧悕之沒盡心管她的婚事,自是不肯來送行。可三姑娘的婆婆卻是人精,也特意吩咐了大管家來送行。

賈赦是外放,所以出行的也是官船,又有商家想尋求庇護的,也托了關系過來。其中就有王氏妹子的夫家,紫薇舍人之後的薛家。

顧悕之跟王氏妯娌關系雖不好,可也沒什麽深仇大恨,再加上薛家又是跟賈家并稱金陵四大家族的,自然也是同意了。所以今天出行的隊伍裏又有薛家的商隊。

這麽多人鬧哄哄的,可不是直接都快把整個碼頭給堵死了麽。

衆人又在碼頭上撒了一回淚,方才出行。

顧悕之前世倒是個水鄉的小姑娘,可這輩子雖然祖籍也是在江南,可從小到大倒是都一直生活在京城,所以也沒做過這個時代的船。

就更別提瑚哥兒了,他這個年紀的小人兒,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上了船以後,就掙紮着從賈赦的懷裏下來,在甲板上繞着跑圈,東看看西摸摸的。

卻把瑚哥兒的奶娘吓的跟在後有一直護着,這可是在船上,現如今水流又急,要是掉下去可不是鬧着玩的。

顧悕之也生怕瑚哥兒出什麽意外“瑚哥兒,到娘這邊來。”

賈瑚聽到顧悕之喊他,又忙跟一顆小炮彈似的沖進顧悕之的懷裏。現如今天氣熱,賈瑚這麽跑了一圈,已經是滿腦門的汗了,顧悕之細細的替瑚哥兒擦了汗,又把他抱在懷裏。

“瑚哥兒,娘給你講講這京杭大運河的故事好不好?”

“好”賈瑚小朋友立馬在顧悕之的懷裏坐得端端正正的打算聽故事。

講京杭大運河,少不免辯證的講一講隋炀帝的事情。顧悕之灑灑洋洋的給瑚寶寶講了一大通,倒是沒想到這些東西難免深奧了些,還沒講完,瑚寶寶已經開始蒙圈了。

賈赦這會兒正好在船上逛了一圈以後,回到了船內的前廳,見顧悕之正給瑚寶寶講科舉制度開創于隋炀帝,又被了首皮日休的汴河懷古給瑚寶寶聽,笑道:

“他哪裏聽得懂這些,來兒子,到爹這裏來,爹教你小船和水流速的數學題。”

賈赦從顧悕之懷裏抱過賈瑚,颠了颠,跟顧悕之說道“我去教他數學去,想當年我高數可是考99分的。”

賈赦雄心壯志的抱着瑚哥兒去書房裏教數學題,瞧着架勢都想把賈瑚培養成個數學家。

“我們的船現在逆流航行,但是呢,瑚兒不小心把荷包掉到水裏了,荷包就順流而下了,等瑚哥兒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刻了,瑚哥兒,爹來教你算一算等我們追上這個荷包要多久。”

賈赦特意把前世當家教時看到過的數學題改成了瑚哥兒能理解的樣子。但是跟兒子先顯擺顯擺自己的數學能力,再教兒子數學。這一招賈赦以前當家教的時候教熊孩子屢試不爽。

然而瑚哥兒并不照着賈赦的套路走“爹,娘說了,瑚兒不能去甲板邊上,那怎麽還會把荷包掉到河裏。再說了,荷包掉了就掉了,為什麽還要回去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